《角的度量》说课稿

时间:2024-07-14 11:41:06
《角的度量》说课稿(15篇)

《角的度量》说课稿(15篇)

作为一名教师,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,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。那么问题来了,说课稿应该怎么写?下面是小编整理的《角的度量》说课稿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《角的度量》说课稿1

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二单元《角的度量》。下面我将从说教材、说学情、说教法学法、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。

一、说教材

《角的度量》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,是学习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的基础。本课教学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角作为研究对象,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、自主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,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。

二、说学情

学生对于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,知道角度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,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量角器有所了解,但绝大多数学生几乎没有用量角器来测量角的体验,具体角的大小概念还没有形成,显得比较抽象,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说有一定的发展,但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,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、综合、归纳、概括能力。

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,按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,我讲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:

知识目标:让学生在操作探究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,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的度数,知道角的大小与角两条边的长短无关,而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。

能力目标:通过观察对比能力的训练,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序操作的学习习惯。

情感目标: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,形成勇于探索、创新的科学精神。

三、说教法学法

本节课我主要采用“四步探究教学法”,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、观察思考、归纳总结,从而解决问题。

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,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测量的技能,同时把量角和估角有机结合起来,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来帮助测量,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,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。

四、说教学流程

为实现以上目标,突出重、难点,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,我根据有效教学理念和要求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:

1、创设情境,激趣引新,启动思维。

让同桌之两人在纸上画角,根据你们一定的方法来判定谁画的角大的方法。老师也拿出两个角要学生说说哪个角大?答案不一,正当学生疑惑不解的时候,我及时为他们解开疑团:要准确度量角的大小需要用到量角器,顺其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《角的度量》和本节课要研究的重点。

2、自主探究,实践操作,激化思维。

(1)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。

我首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观察交流的方式认识量角器,为了规范语言,同时也为了让学生有更充分的认识,在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后,出示课件,分别标出量角器的中心点、零刻度线、内刻度线、外刻度线和90°刻度线,并进一步细化知识,让学生知道角的计量单位是“度”,用符号“°”来表示。因为角的刻度的大小已有了约定俗称的规定,所以我继续利用课件来演示将半圆分成180等份,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是1度角,记作1°,让学生充分感受到1度角的大小,形成正确的表象。

(2)尝试量角,归纳方法。

让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正确量角的度数是本节课的重点,如何突出重点呢?我在这一环节,先让学生合作学习,自由量角,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角的度量方法,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,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。在此基础上,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,让学生直观形象了解量角的完整方法,然后出示一个开口方向不同的角要求学生读出它的度数,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角的开口方向不同,测量的方向也不同,从而理解量角器上两排刻度的用处。又出示三道判断题来巩固量角的方法。此外,我根据学生的汇报,将度量方法编成了口诀:“点对点,边对边,读数内外要分清。”至此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了对角的度量方法的发现和总结。

(3)学习例一,明确角与边的关系。

学生在学习了角的度量方法后,当然想一试身手,于是我鼓励学生用量角器独立量例一中的角,比较它们的大小,用课件演示测量第一组角,用“你能发现什么?”这个问题,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明确角与边的关系: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,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长短无关。

3、实践应用,强化新知,深化思维。

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,学以致用。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,获取成功的体验,本课我设计了如下练习。

(1)基础训练题:内容是课本第38页“做一做”的三道题目,目的在于巩固学生量角的方法,积累一些常见角的大小的表象,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。

(2)创新练习:我创设了用三种不同角度向前抛物的生活情境,(就是学生上体育课掷铅球或手球时)引导学生观察发现,到底哪个角度抛出的物体才是最远的?将数学问题的研究置身于生活中,让学生拓展视野,体验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。

(3)挑战练习:“猜一猜”,要求学生猜测被遮住的角的度数,并说明原因,在学生的解释说明中,量角器内外刻度的使用方法又一次得到巩固。以上设计我力求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,同伴交流,感知和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。相信这节课学生不会被枯燥的内容所困扰,而是主动、活泼地接受新知,在潜移默化中对数学产生兴趣,体会数学的真正魅力。

《角的度量》说课稿2

一、 说教材

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《角的度量》第一课时。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,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。在教学过程中,我始终坚持新课标的理念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,以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,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,激发学生的兴趣,通过质疑、解疑过程,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,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,培养学生独立思考,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。另外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,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性、趣味性,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。

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,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:

1、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认识量角器,知道角的度量单位,会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,并知道它的度数。

2、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,学会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,并读出度数。

3、通过一系列的观察、操作活动,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,与两边的长短无关。

4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,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、勇于探究的能力。

本课的教学重点是:认识量角器,并正确使用量角器。

教学难点是: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

二、 说学情:< ……此处隐藏28426个字……法中重要的参与者与创造者,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,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。

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,在整个教学流程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“以学生发展为本”的教育理念,我将教学思路拟订为“激趣导入——自主探究——巩固内化——拓展延伸”,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。 这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直线,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,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.本节课分为三部分.第一部分,从直观演示,旧知过度,设疑引入,感受新知。教学角的概念.通过师生的操作,利用动态的观点,在此基础上引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,通过直接的比较,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*开的程度有关,为引入角的度量进行间接比较角的大小作了铺垫。 第二部分,认识量角器,让学生观察,初步认识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,建立角的计量单位度和符号“°”。第三部分,教学角的度量.在学生认识度量工具——量角器,及其单位、符号的基础上,再介绍量角器的使用方法,最后通过实际测量说明:角的大小要看两边*开的大小,与边长无关.

本节课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(如口答,判断选择,实际操作等),围绕实际操作,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重点,达到巩固和运用概念,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.

《角的度量》说课稿15

尊敬的各位评委:

你们好!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:《角的度量》,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。

一、把握课标说教材

(一)、教材地位

《角的度量》是西师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,这节课是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,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。教材把这部分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,明确了角的概念,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,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。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了条件。

(二)、教学目标

综合考虑教材内容,从学生的实际出发,依照“数学课程标准”的精神和要求,制立如下学习目标:

知识与能力目标:认识量角器,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,通过动手操作、自主探究、合作交流,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、观察能力、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。

过程与方法目标:对1度角的认识以及比较角大小的方法。

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:让学生通过学习与操作充满成就感,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,使学生想学、会学、乐学。

教学重、难点确认为:精确度量角的度数。

二、发挥主导说教法

“施教之功,贵在引路,妙在开窍。”现代教学论主张,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,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。从而我采取了“以情动人、以境吸人、合作探究、自主创新”为主的教学模式,主线为:找角------画角------量角------用角。让学生在愉悦与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更深层地领略角的度量方法。

三、确定主体说学法

在新授前通过创设情境的趣味性,让学生既感到好奇,又倍感亲切。在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时,采用学生独立思考,同桌合作,集体合作的方式。在探究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时,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动手、动脑、动口,主动获取知识,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,自主学习的能力,动手操作的技能和创新意识。

四、合理安排说程序

(一)、创设情境激情导入

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滑梯:

让学生感受:第一个:不好玩,第二个:很好玩,第三个;不敢玩。

并着重让孩子比较这3个滑梯不同之处?孩子的回答也许千奇百怪,但最主要的是让他们用数学的眼睛发现:角度不同。那么滑梯的角多大才算合适呢?这就需要量角的大小。从而引出课题:角的度量。

【此环节运用有趣又能引发学习需求的问题创设生活情境,创造性地对教材加工,使学生怀着一份愉悦而又好奇的心理不知不觉地走进数学的殿堂。】

(二)、自主探究另类学习

1、仔仔细细去找角

首先我会让孩子擦亮自己的慧眼,搜索身边的角。并思考那种物体上角最多,有多少?

当找到第一个身边的角时:强调角的静态定义:角有一个顶点,两条边组成。并介绍角的另一动态定义:角也可以看做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组成的图形。有始边和终边。我们再来看看身边的角。

【此定义为后面学习0刻度线是表示起点的。埋下了伏笔】

接下来引导孩子去发现量角器上有没有角,角在哪儿?聪明的孩子很快会发现量角器的角。而且最先发现的一定是90度的角。

2、认认真真去画角

既然量角器上有角,我会让孩子在纸量角器上把他画出来:

任务1:画90度的角。解决并强化:角的顶点在量角器的中心点,一条边是0度刻度线,另一条是90度刻度线。

任务2:画60度的角(尽可能和别人画的不一样)

(量角器上有两个60度,究竟看哪一圈?我们要想一想是从哪边开始的。)

教师解决并强调:0度刻度线是表示起点的,就是从这边开始数的意思。始边对着那边的0就看就从那边开始看,并思索角的变化过程。

(课件演示分别从左右两条0度刻度线开始旋转而成内外圈刻度的角。)

任务3:画1度的角。

强调:全世界都这样规定: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,每一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的角。

3、专专心心去量角

数学的眼睛,让我们在量角器上看到了若干个大小不同的角。那怎么用量角器来量角呢?

这时大胆放手让孩子自主合作探究:并思索:放量角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?

孩子们会发现:

角和量角器上的角重合了。

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。

0度刻度线和一条边重合。

还有一条边和量角器上的边重合。

教师提纲挈领归纳总结一句:量角其实就是把量角器上的角和要量的角重合。

(要量得准,就要重合准。怎样才叫重合得准呢----二合一看)

【小组合作、讨论、交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。】

4、实实在在去用角

【拓展延伸】风筝比赛是用同样长的线比谁的风筝放得高。怎样才能量出风筝的高度呢?能不能用梯了爬上去量,那是个笑话。那怎么比呢?是把风筝线放到地上,(出示两个角度)然后量一量谁的风筝线与地面的夹角大,夹角大的风筝飞得就高。

(出示课前的滑椅)滑梯的角度多大才合适呢?我请教了3位工程师,他们告诉我:滑梯的角度应该是——(板书40°~50°)。

【感受量角的意义,进一步形成度量意识。不仅让孩子学会了数学的知识和技能,还学会了数学的思想。】

五、直面体现、说板书

量角器中心点0度刻度线?度刻度线

角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

通过上面的板书,把有关角的知识和度量角的技能逐一展现在学生的面前,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。角的认识和角的度量,反映整堂数学课的精华,让学生从板书中,掌握知识的纲要,受到美的熏陶。

《《角的度量》说课稿(15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